近日,**、**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在赢得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和广泛赞许的同时,也有少数声音怀疑这些措施能否终落地,既定目标是否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实现。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并非源于**社会的压力所致,而是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的内在要求。中国经济在高速增长四十年后进入了新的阶段,更加注重创新和质量的增长。
新形势下,我国创新能力已经从以跟踪为主,进入了跟跑、并跑、领跑“三跑并存”的新阶段,迫切需要提高原始创新能力、知识产权质量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因此,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是**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重要的内容,也是提高中国经济竞争力的激励。
以我多年的从业经验和切身观察,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持续得到强化,这两年的变化尤为明显。而且,有很多举措正在加速推进、逐步落实。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被强化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1)法定赔偿数额的提升;(2)诉前、诉中禁令的更易取得;(3)**制度更加与**接轨。
司法层面明确“谁来干”
2019年1月1日,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正式办公,其专门审理涉技术及垄断案件的上诉案件。
考虑到在过去几年间设立的遍布中国主要经济发展带的知识产权法庭,以及设立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的三个知识产权法院,中国已经基本形成了知识产权审判的专门法院体系。
与其他传统案件审理的组织方式不同,在全新架构下,我们能感知到知识产权案件审理的质量提升、标准统一,及专业法律共同体的形成。与前述赔偿数额提升、临时禁令颁发的立法资源相配套,辅以技术调查、司法鉴定、证据保全、举证责任分配与转移、先行裁判制度的衔接,近期出现了一批值得关注、并超出中国法域影响力的案件,当事人在中国寻求知识产权救济的热情随着保护效果的加强在持续提升。
当然,依然存在的问题是,北京、上海和广州等经济热点地区的司法审判速度随着案件量的井喷而有所减缓。但因专门负责上诉案件的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的存在,为统一审判标准奠定了基础。
因此,此前出于对地方保护主义盛行的担心,当事人更多选择在北上广解决争议的方式开始发生变化,更多当事人和律师开始考虑在其他的知识产权法庭地区建立案件管辖。
此次《意见》重点提出解决权利人维权“周期长”,相信该问题能得到更充分的解决。
知识产权保护成为“刚需”
随着中国在5G通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娱乐领域与****的差距缩小,且有超越之势,大量的高新企业在上述领域投入重金和人才参与竞争,也是看好中国的知识产权市场。
知识产权的法律服务市场也在医药化工、通讯、互联网、数据及娱乐领域,呈现出越来越强的活力。
近年来,中国已成为**主要的知识产权管辖区,已经有相当数量的外国公司之间的知识产权争议选择在中国开启。
例如,高通公司与苹果公司在北京、福州一系列知识产权争议,又例如无线未来科技公司选择在南京起诉索尼公司。这既有中国的市场体量和贸易融合的因素,也与中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强有密切关系。
知识产权是现代各国特别是创新型**的战略选择,中国也毫不例外。知识产权战略既是国内发展战略,也是**外交战略。就本土强国建设而言,中国崛起蕴含巨大的发展力量,也会产生超常规的治理难题,这就决定了中国知识产权的法制建设和事业发展,必然是对以往大国崛起模式的跨越,而不可能是简单的模仿和复制。
从**化视野来看,我国应当致力于从**规则的接受者转变为有影响力的建设者和贡献者,推动我国产业深度融入**产业链、价值量和创新链,提升**保护能力和中长期影响力。
前文所述变化,让人们看到了中国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内在动力和可喜成绩。此次《意见》的发布,更是为我国推动知识产权事业的进步描绘了蓝图。
当然,与发达**相比,我们依然存在不小差距。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成为知识产权强国的工作依然任重道远。